果博鸭绿江,发源于长白山南麓,奔流近800公里后流入黄海,是中朝两国的界河。
鸭绿江畔的辽宁省丹东市,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出征地、志愿军总后方基地的最前沿。清澈的江,红色的城,让人热血沸腾的英雄赞歌在这里传唱,催人奋进的英雄精神在这里凝聚。
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,历久弥新。70多年后的今天,让我们再次从鸭绿江畔的那些故事中,感受意志、信念与生命的力量。
“雄赳赳,气昂昂,跨过鸭绿江……”正如《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》中唱到的,鸭绿江的名字,与一段伟大历史紧密相连。
鸭绿江,发源于吉林省长白山南麓,干流流经吉林和辽宁两省,全长795公里,中国境内流域面积约3.25万平方公里。它一路穿越连绵的高山,切割深邃的河谷,流淌到辽宁丹东境内与浑江相汇后,变得舒缓起来,最终从丹东东港流入黄海。
其名字的来历,流行着几种说法。一说是源自满族先民的语言,鸭绿江意为“边界之江”;二是因上游有鸭江和绿江两条支流汇入,故合二为一,并称为“鸭绿江”;还有一种说法是因江水颜色如鸭头之色而得名。
清澈的江水缓缓流淌,鱼翔浅底,鸥鸟飞集;江畔上,沙洲郁郁葱葱……鸭绿江在丹东市流出了近200公里的“画卷”。这座本名“安东”的边境小城,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出征地,也是志愿军总后方基地的最前沿。
1965年,安东更名为“丹东”,寓意红色东方之城,也是为了纪念抗美援朝那段英雄的历史。“英雄的城市,英雄的人民”,曾任志愿军副司令员、司令员的,将这句话送给了丹东人民。
丹东是中国重要的边境城市,是通往朝鲜和日本的枢纽门户,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。鸭绿江又是东北亚一条重要河流。历史上,它们不知道见证了多少风云变幻。
仅从400多年前说起。公元1592年,统一日本的丰臣秀吉,萌发建立亚洲大帝国的野心,率水陆军14万,对朝鲜发动战争。没多久,朝鲜国土大半沦陷,国王逃到今天新义州附近,向明朝求援。明朝辽东总兵李如松等率军从丹东境内渡过鸭绿江,对日作战。这场持续多年的战争,最终以日本撤出朝鲜告终。此后,三国维持了约300年的和平。
明治维新后,迅速强大起来的日本,建立亚洲大帝国的野心死灰复燃。1894年,日本以朝鲜东学党农民起义为借口,出兵朝鲜半岛,并向中国的陆海军进行挑衅,挑起甲午战火。
海战,清朝苦心经营多年的北洋舰队,在黄海海战中惨败,实力被严重削弱;陆战,镇守平壤的叶志超弃城而逃,鸭绿江防线崩溃。战后,朝鲜彻底沦为日本的殖民地,丹东成为日本侵华的桥头堡。
然而,英勇的丹东人民,自强不息、坚贞不屈,自发组织起武装力量与侵略者拼杀,保卫家园。从甲午陆战中,丹东人民冒着炮火支援马金叙保卫虎山开始,此后50年间,丹东民间的反抗斗争从未间断。
九一八事变后,日本大肆侵略我国东北地区,给东北带来了沉重的灾难,大好河山惨遭劫掠,人民备受敌寇蹂躏。东北人民掀起了风起云涌的抗日斗争。其中,辽宁地区的抗日武装迅猛发展。据不完全统计,丹东地区的抗日义勇军多达80多支,武装力量约6万人,建立起3个县级武装政权,给日伪军沉重打击。
最值得称道的是东北抗日联军第1军。他们在杨靖宇的领导下,在丹东的青山沟等长白山山脉中建立抗日根据地,甚至奇袭到鸭绿江边。他们一次次战斗,把大量日军牵制在东北,延缓了日伪军入侵关内的脚步,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,付出了巨大牺牲。
当时,东北抗日联军第1军还接纳了许多不肯做亡国奴,选择潜过鸭绿江、来到中国的朝鲜人民。他们参加了东北抗联,组成若干朝鲜支队,与中国人民并肩作战,共同抵抗侵略者。因此,鸭绿江右岸也同样是朝鲜人民抗日斗争的重要根据地。
当历史的时针转到1950年6月,彼时新中国诞生尚不满一年。6月25日,朝鲜内战爆发。美国政府从其全球战略和冷战思维出发,作出武装干涉朝鲜内战的决定,并派遣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。1950年10月初,美军不顾中国政府一再警告,悍然越过三八线,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。侵朝美军飞机多次侵入我国东北边境地区,对浪头机场等地进行低空扫射和轰炸,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。我国安全面临严重威胁。
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,中国人民是爱好和平的人民。近代以后,中国人民饱受列强侵略之害、饱经战火蹂躏之苦,更是深深懂得战争的残酷、和平的宝贵。新中国成立之初,中国人民无比渴望和平安宁。但是,中国人民的这个愿望却受到了粗暴挑战,帝国主义侵略者将战争强加在了中国人民头上。
显而易见,美国对新中国虎视眈眈。在他们眼里,1840年以来,积贫积弱的中国,在国家安全问题上,始终会退让;即使他们像当年日本那样,以朝鲜为跳板,百般地欺凌,新中国也依旧无可奈何。
他们完全忽略了我党和人民的意志——饱经战火洗礼的人民军队,维护民族尊严,维护国家利益,意志坚定不移。锦绣江山,岂能再遭践踏?危急关头,应朝鲜党和政府请求,中国党和政府以非凡气魄和胆略作出抗美援朝、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。
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,来到了鸭绿江畔的安东。他站在现锦江山公园的山顶,手持望远镜,目光跃过鸭绿江大桥,凝视着烽烟四起的朝鲜半岛。
1950年10月19日,中国人民志愿军肩负着祖国人民的重托,在夜幕的掩护下,按照预定计划,从安东(今丹东)、长甸河口、辑安(今集安)3个口岸,跨过鸭绿江,进入朝鲜战场,开始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。
以美国为首的“联合国军”曾不可一世,狂妄地宣称要在感恩节前终结战争。结果,刚刚与志愿军相遇,就被打个屁滚尿流,从鸭绿江边退到清川江以南。朝鲜战局初步稳定。
丹东,和朝鲜一衣带水,是重要的志愿军后方保障地。物资供应、后勤保障、铁路运输……都需要丹东人民的付出。丹东人民知道和平的珍贵,更知道获得和平的唯一途径,就是胜利。为了胜利,他们没有惧怕,没有后退,“一无所求,一无所惜”,只要前线需要,“要人给人,要物给物,要血给血”,承担起了祖国战略后方最前沿的任务。
众多部队从这里出发,大量军需从这里转运,前线撤回的伤病员在这里救治……丹东,因其重要作用,成了美军攻击的重要目标。
战争,打的是后勤。美军深谙此道,炸断中朝之间的运输枢纽,成了他们的不二选择。1950年11月,美军出动空军,对鸭绿江大桥狂轰滥炸。朝方的六孔桥被彻底摧毁,仅剩桥墩;中方的四孔桥,虽然保存了下来,也已弹痕累累。
鸭绿江断桥截断了中朝之间的铁路运输。但不要以为,桥一断,我们就会一筹莫展。英勇勤劳的丹东人民,配合铁路东北工程总队,抢修了另一条秘密的铁路通道——上河口铁路。
这是条隧道铁路,穿山过岭,直抵鸭绿江边。在下游的鸭绿江大桥被美国空军炸毁后,这里成了连结中朝铁路的重要节点。它既是铁路秘密运输的指挥所,也是志愿军一处临时作战指挥所。在两年多的时间里,它接替鸭绿江大桥,将约3万名志愿军官兵送入朝鲜战场,还运输了2万多列次军用物资。
为什么志愿军的后勤补给还没中断?美军百思不得其解。他们从高空侦察才发现,河口还有一条神秘铁路,贴着江里的水面,延伸进朝鲜。美军出动30余架轰炸机,又炸毁了河口的铁路桥,鸭绿江上出现了第二座断桥。
然而,比钢铁还坚强的,是中国人民的意志。当鸭绿江大桥被炸断后,1500多名丹东群众与铁路工人一道,头顶盘旋呼啸的飞机,脚踩冰凉刺骨的江水,抢修大桥。狂轰滥炸中,工人群众有的牺牲、有的被气浪掀到桥下,但一批又一批勇士高喊着“为牺牲的工友报仇”的口号,继续接着干。最终,他们奇迹般地用700多根枕木搭起了9米多高的枕木垛,解决了通车问题。
就这样,面对美军的空袭,英雄的丹东儿女们,在血与火中,与天上的战机、寒冷的江水对抗,你炸我修,反反复复抢修桥梁与铁路,即使付出生命,也要为前线的志愿军将士连接起交通动脉。
著名的“马市浮桥”,诞生了。这座看不见的桥,位于丹东九连城镇的马市村,江底密密麻麻地扎下木桩,形成隐形桥墩。海水涨潮,逆江而上,木桩便隐藏在水面之下;只有落大潮时,木桩才能显露出来。
当鸭绿江大桥、河口铁路桥成为美军的眼中钉,被没完没了地轰炸时,空中侦察不到的“马市浮桥”,发挥了巨大作用。白天,这里风平浪静,江水舒缓地流淌,看不到一丝桥的影子。夜晚,丹东人民迅速将隐藏的木桥板搭设上去,大批志愿军将士、支前队、民工队、担架队、大车队、牲畜骡马等跨过浮桥,奔赴前线。天亮后,浮桥全部撤除,鸭绿江又恢复了安静。
许多志愿军后勤部队的老战士,曾反复在“马市浮桥”上奔跑。哪怕70多年之后,有人依然能清楚地记得,桥长总共805步。
中国军民以顽强毅力、忘我牺牲,建起了一条“打不烂、炸不断”的“钢铁运输线”,保障了志愿军的补给,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。
敌人只能用更疯狂的轰炸,妄图切断我们的补给线年时间里,美机入侵丹东领空2万余次,投弹千余枚,造成平民伤亡700余人,烧毁民房2000余间。为了减少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,市政府一边疏散居民,一边将刚刚恢复的工业拆迁,造纸、纺织、机械、橡胶、被服、火柴等工厂纷纷内迁。人们刚刚安家乐业,又被迫放弃家园、举家迁移;工厂生产势头正好,却不得不停产搬家、损失巨大。
越是如此,丹东人民爱国热情越是高涨。工人们喊着“只要鸭绿江水没被炸干,我们的生产就不能停”,昼夜不停地工作;农民们表态“一切为了胜利,做到前方要粮给粮,要菜给菜,要人给人,要多少给多少,尽全力支持抗美援朝战争”……当时,丹东作为大后方支援前线的前沿,上百万志愿军所需的军需物资,几乎都是从这里源源不断地运送过去。英雄的丹东人民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作出重要贡献。
数字虽然枯燥,却浓缩着一个个鲜活的故事。在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里,有这样一组数据:3年间,安东(今丹东)参战民工22万余人次,其中随军赴朝参战民工2万余人次;出动战勤大车4万余台,岫岩县5000多名民工冒着战火连续三天三夜为志愿军抢运弹药;3万余名妇女参加拆洗、缝纫、护理等拥军队伍;青年和学生自愿组织输血队,仅元宝区青年便为志愿军献血58万多毫升……
在鸭绿江畔九江街73号,住在其中的赵家10口人,坚持为借住家中的志愿军官兵缝洗被褥、邮寄包裹、收发信件。官兵与赵家建立了深厚情感,亲切称其为“73号兵站”,即使身在前线也时常来信问候。
不知多少丹东百姓,将志愿军伤员接到家中,当亲人养;不知多少志愿军官兵,将丹东看作自己的第二故乡。直到现在,每逢10月,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纪念日前后,人们走进纪念馆,时常会在“丹东人民支援抗美援朝运动”展区看到,耄耋老兵举起颤抖的右手敬礼。这是志愿军老兵献给第二故乡的军礼。
还有更多的丹东青壮年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。据统计,截至1950年底,全市共有8646人成为“最可爱的人”。这8000多将士中,有的为了和平,光荣牺牲;有的落下终身残疾,却身残志坚、意志如钢;有的深藏功名,继续奋斗在国家建设的新战场。
志愿军老英雄、一等功臣孙景坤,是这座英雄城市中的一朵浪花。他把自己化作了鸭绿江里的一滴水,汇入浩浩荡荡的洪流中。战争结束后,他尘封战功和荣誉,放弃干部身份和优渥的城市生活,志愿回到家乡务农,当了半辈子生产队长,带领村民改变家乡面貌。2020年,中宣部授予孙景坤“时代楷模”称号。
斗转星移,时光荏苒,如今鸭绿江畔的丹东人民,享受着宝贵的和平与安宁。鸭绿江静静流淌,流经市区时,江面豁然开朗,船舶来往穿梭。每逢清晨,市民和游人沿江休闲,看水波潋滟,享绿树浓荫,怡然自得。
今年,央视播出的纪录片《鸭绿江不会忘记》中,片尾那段话感人至深:“血与火铸就的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,像种子一样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、硕果累累,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去敬仰、践行、传承、弘扬。”
英雄精神成就英雄城市。70多年后的今天,鸭绿江畔依然传唱着英雄的赞歌。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、历久弥新,持续激励着一代代人克服艰难险阻、砥砺前行。
周建新,辽宁省作家协会副主席。著有报告文学作品《静静的鸭绿江》、长篇小说《大户人家》《血色预言》《老滩》《香炉山》、中短篇小说集《平安稻谷》等;在《当代》《十月》等文学期刊发表小说百余篇(部)。作品曾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、百花文学奖等。
Copyright © 2002-2025 果博·(中国区)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